美媒称中国将停止购买美农产品 国家发改委叫屈

美媒记者在推特(Twitter)爆料称,据称中国将要求国有企业买家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。在特朗普宣布将对3,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%关税后,中国再三警告将采取反制措施。

美国彭博社负责报道亚洲经济新闻的记者Michelle Jamrisko8月4日在社交网站推特(Twitter)上爆料称,据称中国将要求国有企业买家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。

英国路透社对Michelle Jamrisko的消息予以了关注与报道,在介绍新闻背景时称,此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(Donald Trump)8月1日在推特发文,宣布将从9月1日开始,对3,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%的关税。

对特朗普上述突然升级贸易战的举动,中国做出强烈反应。北京时间8月2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均回应称,如果美方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,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。

据英国路透社8月2日报道,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日警告称,如果美国想在贸易上打击中国,中国将做出反击。他说,中国正在准备反制措施。

特朗普为何在美中上海谈判刚刚结束就对华采取极限施压措施?特朗普在宣布对华加税的推文中称,称这是因为习近平未能兑现在大阪特习会所做出的购买美国农产品,以及停止向美国出售芬太尼等承诺。

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8月4日报道了特朗普突然决定对华加税的决策内幕,知情人士称,8月1日下午早些时候,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(Robert Lighthizer)与财政部长姆努钦(Steven Mnuchin)自中国上海返美后,与其他顾问一起聚集在总统办公室,就本轮美中谈判向特朗普做汇报。

莱特希泽与姆努钦对特朗普说,他们没有取得特朗普希望获得的成果。

志在成功实现连任的特朗普急于向美国农民下保票,他希望从中国至少得到购买农产品的一些具体的承诺。但是莱特希泽与姆努钦并未给特朗普任何保证,这让特朗普十分沮丧。

知情人士称,特朗普随后对团队说出「关税」一词,但遭到了除对华鹰派人士纳瓦罗(Peter Navarro )以外顾问们的一致反对。这随后引发了持续将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辩论。顾问们认为,对华采取新一轮加税行动将伤害美国经济,并将进一步使美中关系紧张。

特朗普的顾问们最终做出让步,随后帮助特朗普起草了宣布对华加税的推文。


国家发改委:美方称中方没有采购美农产品实际行动 指责不实




据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5日报道,针对近日美方称中方没有采购美农产品实际行动的这一无端指责,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企业已经向美国采购了大豆等美国农产品,但是,部分农产品暂未成交,主要是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缺乏竞争力。

关于对美农产品采购,我国正在继续落实此前已签协议的自美大豆进口。大阪会晤后至7月底,已有227万吨美国大豆新装船运往中国,预计8月份还会有200万吨大豆装船,双方企业已签协议的1400万吨大豆中将仅剩30万吨9月份待装船。

7月19日开始,中方相关企业持续就采购美国大豆、高粱、小麦、玉米、乙醇等农产品进行询价。截至8月2日晚,已成交大豆13万吨、高粱12万吨、干草7.5万吨、小麦6万吨、猪肉及制品4万吨、棉花2.5万吨、乳制品0.57万吨、加工水果0.45万吨、新鲜水果0.04万吨。这些成交的农产品,均由中方企业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申请排除进口加征关税。

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秘书长丛亮就表示,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互补性很强,开展农产品贸易符合双方共同利益。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后,中方在采购美国农产品方面积极显示合作诚意,取得不少进展。

丛亮介绍,乙醇、玉米、大豆油、葡萄酒和啤酒等农产品暂未成交,主要原因是美国这些产品的价格缺乏竞争力。以乙醇为例,去年3月和7月,为分别反制美对我232、301调查后加征关税,中方对自美进口乙醇进行了两轮加征关税,分别加征了15%和25%的关税,目前税率为70%。按美国出口商报价,排除反制301调查加征的25%关税后,进口完税成本仍比国内市场价格高出30%多,不具备商业可操作性。

据丛亮介绍,有些美国农产品进不来,根本上还是受美方加征关税打贸易战的影响,造成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偏高,在中国市场缺乏竞争力,充分说明贸易战是“双刃剑”,害人害己。希望美方坚守诚信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,多做一些利人利己的事,少一些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和无端指责,为中美农产品贸易畅通扫除障碍、创造条件。

推荐阅读